close


據美國太空網站報導,在科幻電影《星球大戰》中天行者家族的故鄉行星是出現“兩顆太陽”的塔圖因行星,也許這種現象並非完全是科幻情節。目前,天文學家宣稱首次發現一顆環繞兩顆恒星運行的行星,這意味著它將像塔圖因行星一樣,天空中出現兩顆太陽。
  
美國華盛頓市卡耐基學院的阿蘭-勃斯(Alan Boss)是該項研究的合著作者,他說:“這是一項驚人的天文發現!再一次地將科幻演變成現實!”當《星球大戰》中出現擁有兩顆太陽的塔圖因行星時,許多科學家便猜測這樣的行星或許真地存在,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得以證實。
  
這顆奇特行星環繞兩顆恒星運行一周大約229個地球日,Kepler-16A和Kepler-16B恒星的品質分別為太陽的69%和20%。這兩顆恒星彼此距離很近,平均僅為地日距離的五分之一,這比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更近。
  
工業光魔公司曾為電影《星球大戰》提供特效製作,該公司特效視覺效果總監約翰-諾爾(John Knoll)說:“塔圖因行星的真實存在是可能的,最新發現的Kepler-16(AB)-b行星是確鑿的證據,它證實了行星可以環繞兩顆恒星運行。這項最新發現擴大了科學家的想像界限,或許一些科幻電影中的情節正是未來科學家亟待解決的重大發現!” 9月15日,諾爾在美國宇航局新聞發佈會上發言稱,我們再一次地看到科學事實比科幻故事更具奇特性,這些將科幻演變為科學事實的重大發現將使科學家更一步擴大想像空間,探索我們的科學假想。
這顆行星被命名為Kepler-16(AB)-b,從它的衛星角度觀測這顆行星前方有兩顆恒星,它環繞著兩顆恒星運行,定期有規律地出現光線昏暗。當兩顆恒星彼此環繞時,也出現被遮擋形成的日食現象。總之,通過開普勒探測器的觀測可使科學家精確地計算出這三顆星體的品質、半徑和運行軌跡。
  
Kepler-16(AB)-b與恒星之間的距離為地日距離的四分之三,它的體積與土星較為接近,雖然密度只有土星的50%,表明它富含重元素。位於加州山景城的地外文明搜索學會(SETI)的天體物理學家勞倫斯-道爾(Laurance Doyle)是該項研究負責人,他說:“據我們分析Kepler-16(AB)-b行星並不適宜居住。”
  
這顆奇特行星環繞兩顆恒星運行一周大約229個地球日,Kepler-16A和Kepler-16B恒星的品質分別為太陽的69%和20%。這兩顆恒星彼此距離很近,平均僅為地日距離的五分之一,這比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更近。兩顆恒星彼此環繞一周的時間大約41個地球日。
  
環繞兩顆恒星運行的行星叫做“環雙星行星(circumbinary planets)”,兩顆恒星在空間運行軌道環繞的一點叫做“多體質心(barycenter)”,研究人員在多體質心位置發現它們的軌道出現輕微變化,表明行星的存在導致兩顆恒星出現潮汐效應。
  
Kepler-16(AB)-b行星是科學家探測到直接出現在恒星前方的第一顆行星,可短暫時昏暗恒星的光線。由於這顆行星與兩顆恒星幾乎同處於一個平面,研究人員認為它們形成於同一個灰塵氣體盤。道爾說:“目前我們知道如何去探測發現環雙星行星,我認為我們應當很快地發現更多的環雙星行星。”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9月16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

文章源自於:外星探索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OE 的頭像
    JOE

    JOE1990M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