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漫遊宇宙 (4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5.jpg  

(圖:直徑約45公尺,今年初略過地球的編號2012 DA14小行星)

 

 

小行星簡介:

小行星(Asteroid)是太陽系(solar system)內類似行星環繞著太陽運動但是體積和質量比行星小得許多的天體,體積從數公尺到數百公里都有(不過通常體積超過一公里的小行星數量僅佔少數),當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在經過穿越大氣層的過程時,它會出現燃燒接著發生爆炸的現象,然後爆炸所產生的碎片掉入地球陸地上就是我們熟知的隕石。

 

被小行星包圍的太陽系:

天文學家預估在整個太陽系至少存在高達70萬顆數量的小行星,而且這還是最保守的估計。下面這則影片為"太陽系中小行星數量標示圖"動畫影片!(這段3分鍾的視頻由英國天文學家Scott Manley製作完成,視頻中每秒的時間跨度相當於3個月。)

 

 

由這段影片,我們可以發現從1980年代到2010年的時間內,隨著望遠鏡觀測技術的進步提升,發現到的小行星數量就像科學家所言地:「已呈現對太陽系嚴重"超負荷"的情況!」。

 

a1.jpg   

 

30年前,太陽系發現的小行星數量為8954顆,到2010年為止則是總共已發現超過530000顆。天文學家是從1980年開始觀測並繪製太陽系中小行星的圖像(圖像中最中心的那個黃色亮點是太陽),到2010年便已繪製了超過10000萬張的圖像,接著將所有圖像加以彙整合併之後,清楚地呈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太陽系中的小行星數量變化狀況(詳見下方所附之演變過程顯示圖)。

 

 a2.jpg   

(圖:1980年代)

 

 a3.jpg   

(圖:1990年代)

 

  a4.jpg  

(圖:2010年)

 

根據統計,地球上每一年都會有直徑約5至10公尺左右體積的小行星進入地球大氣層,不過由於這些小行星體積太小,早在碰撞地球陸地之前就通常就會在大氣層中燃燒爆炸後分解。甚少有體積龐大的小行星襲擊狀況出現,但如果你真得很好奇的話,我可以告訴你,直徑超過1000公尺的小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危機事件機率,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大概約每50萬年才會發生一次。

 

不過,也別被圖像中這些看似過於密集呈現密密麻麻的小行星蹤跡所驚慌懼怕,因為,宇宙是如此的浩瀚無限大,天體之間碰撞情形幾乎少會發生,圖像上每一顆小行星之間看似極近,但距離卻為100萬公里以上,因此即使小行星出現在地球附近,實際上卻是相距至少數百萬公里以上。(下面附上兩則今年引發國際關注的俄羅斯小行星上空爆炸重大新聞事件影片)

 

不同地點拍攝的隕石墜落俄羅斯紀錄

 

新聞報導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從地球上空遙望月球)

前蘇聯的實證派科學家在一次會議中不小心的脫口說出:「月球是古人制造的」。很快的,被全面消音。然而,事實的真相或許可以這麼地解釋:「太陽系是監牢,而我們則是被製造出來的罪犯」。

1970年4月,「阿波羅」13號飛船服務艙裏的液氧貯箱突然過熱導致爆炸,接著一截15噸重的火箭金屬部分墜向了月球表面,設置在月球上的地震儀記錄到了長達3小時的震蕩餘波。如果月球是實心的,這種聲音其實只能持續一分鍾左右。這是爲什麽?誰造了月球?外星人與這個月球有什麽關系?它們爲什麽會在那裏「稱霸」?登月的結果卻是發現更多的爲什麽。現代科學家們持續不斷的在研究,但永遠也沒有答案,就像小學生永遠無法解答大學生的問題。

一、月球沒有磁場,是因爲內部的奇異元素造成的「反引力」現象,月球本身就是「反重力星球」。月球表面的鐵粉都是隕石襲擊産生的,月球本身只有「100%純鐵」,而這種純鐵「無引力」,在地球上是無法製造出來的。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重力場是完全不一樣的。其中,在正面有十幾顆強力瘤在不斷的發出強大的重力場,直接射到地球的重力軌道上,主宰到地球的潮汐及地核運動,而這些強力瘤的元素是地球上完全沒有的,或者是純度極高的元素。換言之,月球的元素存在「反引力」及「強引力」的兩種極端特質。

二、月球的隕石坑很大,卻很淺,代表著月球的皮殼如鑽石般的堅硬,事實上皮殼是「钛合金」,且是「100%純钛」去融合而成的,這一種金屬在地球上同樣無法制造。

1. 「100%純钛」會有「無引力」現象,「100%純鎂」也一樣,而這些元素在月球上到處都存在,在地球上則無法制造。1947年的羅斯威爾系列飛碟,最高純度是140%鎂,這種金屬在通過旋轉時會産生極其強大的「反重力」,自然地就會飛起來,而且這種元素如塑膠一般的可以任意改變形狀,但是來到地球上會很快的蛻變爲一般的99%鎂,並且釋放出一些同位素。

2. 溫度增高到突破臨界點時,一般元素都會開始産生磁流性,暗物質也一樣。一般元素的純度突破地球重力場的臨界點時,會開始産生反磁性,直到變成「無引力」乃至「反引力」。

3. 目前已知多種元素中,只要純度達到某種程度時,就會自動變成「無引力」或「反引力」,旋轉時就會自動飛起來。而在地球上要突破100%,目前只能通過高強度引力波的共振與諧振去瞬間達成「暫時性」,沒有辦法提煉出來。譬如:99%的鐵或99%鎂,從高度十公尺往下掉,假使要一秒,則110%的純鐵或110%純鎂,則要三十秒。

4. 質量/萬有引力,只適用在地球上通俗的計算,套用在太陽系中是完全錯誤的,計算月球或太陽當然是錯誤的。

5. 每一種偉大的理論或定律,只能成功應用在一個很受到侷限的範圍,不能擴大解釋,也不能隨意就說該理論錯誤。譬如:把無人太空船送到太陽系皮殼,用牛頓的計算方式會撞入木星而墜毀,用愛因斯坦的計算方式則會撞入火星或土星而墜毀,甚至莫名其妙的撞入月球。

史前的人類文明的確是非常發達的,過去有些時代的文明可以將一座城市弄上天去飛行,空中的飛行物也不僅止於飛機,而是像現在的巨型輪船在天上飛行。以往的文明往往使用非常純淨,非常高密度的能源,用完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可驅動一些龐然巨物。現代人看到以石器爲主的古文明遺迹,以爲史前人類只會使用石器,其實與事實恰好相反,在人類的文明史上,本次人類文明算是少有的低度發展文明。史前人類比現代人重視精神的力量,他們知道精神與物質是一性的,常常利用自己的精神力去加強物質的發展,不像現代人只著重在技術的改進。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一般而言,恆星通常顏色序列為:紅色、橙色、黃色、白色以及藍色。)

當夜幕降臨,繁星開始接替太陽統治天空時,一顆顆閃閃發光的小星星包含著許多有趣的奧秘,讓我們來細細盤點一下:

1、夜空下,你所看到的每一顆恒星都比太陽更大、更明亮
晴朗的夜空下,大約有5000顆恒星的亮度高於6等(6等是人眼所能看到的最暗恒星),僅僅只有極少數昏暗的恒星和太陽具有相同的體積和亮度,其餘的全部比太陽更大、更明亮。其中大約有500顆的亮度高於4等(這其中包括你在城市的燈光汙染下也能用肉眼看到的那些亮星),它們的體積和內在亮度都比太陽要大。在從地球上看到的最亮的50顆恒星中,排在最後的一顆是半人馬座α星,但其內在的亮度仍然是太陽的1.5倍。

2、一個人在夜晚最多能夠看到2000-5000顆恒星
盡管我們在詩歌和歌詞中經常能聽到贊美綴滿百萬顆星辰的夜空,但實際上,在任何地方你都無法看到一百萬顆恒星。在一個沒有月光和遠離任何光源的夜空下,一個具有良好視力的人能夠看到大約2000-5000顆恒星。
  
3、藍色的恒星比紅色的溫度高
我們會習以爲常的認爲紅色代表熾熱、藍色代表寒冷,這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經驗規律。實際上,物體的顔色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當一個物體剛開始能夠輻射出可見光時,顔色看起來是紅色的。隨著溫度的繼續升高,顔色開始變成白色,最終變成藍色。因此,夜空中紅色恒星的溫度是最低的,藍色的恒星溫度最高。
  
4、恒星接近“黑體”
當一個物體能夠100%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電磁輻射的時候,該物體就被稱之爲“黑體”。然而,黑體吸收所有照射到它上面的輻射且不禁止它向外重新發出。就恒星來說,它能夠吸收掉照射到它上面的全部輻射,但與此同時卻能夠輻射出比吸收的還要多的能量。因此,恒星是散發著耀眼光芒的黑體。黑洞是更加接近理想黑體的物體,但不能夠發出輻射(考慮到量子效應,其實黑洞也散發著輻射——霍金輻射)。
  
5、宇宙中沒有綠色的恒星
雖然零星地聽到有人聲稱看到了綠色的恒星,但是大多數觀測者並沒有見到過真正發綠光的恒星,除非是由於望遠鏡産生的光學效應,亦或是某人的視覺發生了問題。恒星發出的光線中包含著各種顔色,當然含有綠色,但是經過人的眼睛和大腦處理後,所有的色光都混合在了一起。雖然在輻射中某種色光可以占優勢,但是在恒星發出的輻射的波長和強度範圍內,綠色光線和其它顔色的光線混合在了一起,恒星看起來是白色的。對於恒星來說,通常的顔色序列是(從低溫到高溫的順序)紅色、橙色、黃色、白色和藍色。因此,就人類的眼睛所能看到的情況來看,不存在綠色的恒星。

6、太陽是一顆“藍綠色”的恒星
太陽輻射的峰值波長(500納米)介於光譜中藍光和綠光的過渡區域。恒星的溫度與其輻射中占主要地位的波長有密切關系。就太陽來說,其表面的溫度大約在5800K。然而,由於人的眼睛對峰值波長周圍的其它顔色更敏感,所以太陽看起來呈現出白色或是黃白色。
  
7、太陽是一顆“矮”恒星
我們習以爲常地認爲,從很多方面來看,太陽都是一顆“正常”的恒星。但你知道太陽其實是一顆“矮”恒星嗎?你或許聽到過“白矮星”這種天體,但其實它並不是常態的恒星,而是恒星死亡産生的余燼。從天文學對恒星的分類上來看,恒星可劃分爲三類:矮星、巨星和超巨星。
  
8、恒星並不閃爍
恒星看起來在不停地閃爍,尤其是處於地平線上的恒星。天空中最明亮的恒星天狼星看起來在不停地閃爍,時常有人誤以爲它是UFO。實際上,閃爍並不是恒星的特性,而是由于受到地球大氣層湍流的影響。當來自恒星的光線穿過大氣層的時候,它必須經過多層密度不同的大氣,這樣就會産生多次折射效應。每一次折射都會導致光線的顔色和輻射強度發生細微變化,因此恒星看起來好像是在不停地閃爍。在大氣層之外,恒星並不閃爍。
  
9、你能夠至少看到19萬億英裏的距離
在一個晴朗的夜晚,你可以輕鬆看到19,000,000,000,000,000(1.9*10^16)英里的距離,這大約相當於天鵝座中明亮的恒星“天津四”(Deneb)到地球的距離。另一顆恒星“船底座η”到地球的距離大約是“天津四”的兩倍。在特定條件下,仙女座星系和三角座星系也是能夠看到的,分別距離地球大約15*10^18到18*10^18英里遠。

10、黑洞並沒有像吸塵器那樣“吸”物體
吸塵器是靠風扇的轉動産生部分真空,然後就會把攜帶塵埃的氣體“吸”入其中。而黑洞對物質的作用力是強大的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自然界中一種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力,所有的物質都具備。當提及一個物體被黑洞吞噬的時候,這個過程更像是垂釣者把上鈎的魚兒拉上岸,而不像是一葉孤舟被湍急的瀑布無情地推下萬丈深淵。兩者的區別看起來好像區別不大,但從物理學的角度上來看,兩種過程的區別是根本的。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木星左側出現了一次明顯的閃光,這可能是一次撞擊事件)

據國外媒體報導,昨天開始,天文學家們的目光都被木星上突然出現的一道閃光吸引住了,因為這一閃光可能意味著這顆太陽系的巨無霸再次遭受了一次撞擊事件。

有關此次撞擊事件的報導開始陸續出現,對這一事件的描述和2009年以及2010年時的撞擊目擊報告有相似之處。當時的驗證做法是立即展開對木星雲層頂部的監視,尋找由於撞擊而留下的“疤痕”。一旦找到這樣的“疤痕”,這將是一顆小行星或彗星在木星巨大的引力拖拽下撞擊了這顆巨型氣態行星的確鑿證據。木星承受的這些撞擊事實上可能保護了我們免於遭受同樣的浩劫。
  
George Hall是一位來自達拉斯的業餘天文學家,他在昨晚(當地時間是清晨)拍攝了木星的錄影,在這段錄影上恰巧記錄下了閃光發生時的情景。他說:“這似乎是讓我們瞭解木星遭受撞擊的頻度。”有趣的是,他本人當時並沒有注意到撞擊的發生。在清晨的時候,他搬出了自己的12英寸(約合30.48釐米)米德施密特-卡塞格林望遠鏡加裝Point Grey Flea3攝像頭進行拍攝。當時他這樣做的目的只是想拍攝一些照片用作木星合成圖像的製作。他說:“在大約6點鐘時,木星的位置正好非常理想,那時候它正好位於正頭頂上方。”
  
而他所不知道的是,與此同時,另一位天文愛好者,來自美國俄勒岡州的業餘天文學家Dan Petersen透過自己的望遠鏡看到了木星上突現的閃光。Dan Petersen沒有能來得及拍下這道閃光,因為它只持續了幾秒鐘便消失不見,不過他趕緊將自己看到的情況報告給了其它天文學家。他寫了一份電子郵件給菲律賓業餘天文學家Christopher郵件中寫道:“剛才清晨的時候我進行了觀測,當我忙著進行攝像頭調整和對焦的時候,我可能錯過了(一次閃光事件)。”
  
收到郵件後,Christopher趕緊將這一情況報告給了月球和行星觀測者協會的木星論壇。這一消息發佈之後立即在論壇上激起一陣喧嘩。George Hall也在這個論壇上,他看到了這條消息並趕緊回去電腦上查看自己清晨拍攝的錄影。George Hall說:“我原本不會想到要去看這段錄影的,我之所以去查看,就是因為看到了Dan Petersen的報告。”查看的結果顯示,George Hall錄影上記錄的時間和Dan Petersen報告目擊閃光事件的時間一致:美國東部時間清晨7:35。George Hall報告了他的發現,受到天文愛好者們的一片稱讚。

“今日宇宙”網站的Nancy Atkinson引述天文愛好者們的說法,稱在美國東部時間週二(11日)1:00左右,木星受到撞擊的那一側會再次轉過來進入地球的視野。

木星上發生的撞擊事件一直是天文學家,業餘愛好者以及其它專業研究人員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因為這些事件構成了太陽系桌球遊戲的一部分,他們參與塑造了我們今天的太陽系。在某些情況下,這些闖入者在對木星高層大氣造成任何可察覺的影響之前便已經被毀滅殆盡。如果這個闖入者品質更大一些,它們就會破碎並在木星的大氣中留下暗色的痕跡。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發生在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撞擊木星事件是對此最清晰的記憶。

在行星科學之外,還有一項可能讓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的問題:天文學家認為木星的巨大引力扮演著保護我們地球的天然屏障,幫助阻擋並清除了那些接近地球的危險小天體。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如果沒有木星的屏障作用,地球上生命的生存機會將要大打折扣。
  
那麼造成昨晚這次木星閃光的撞擊體究竟有多大?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但是天文學家們正在對此進行分析,或許很快就會有新的進展。不過作為發現者之一,在接下來幾天George Hall可能沒法繼續早起觀測木星了,這兩天他缺了太多覺了。他說:“我已經快70歲了。每天4:30~5點多就要起床實在太累了。”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數十億年後,地球還存在文明生命的話,將要面對的是太陽逐漸步入死亡從紅巨星變成白矮星的過程引發的太陽系行星大災難挑戰。如果,地球有幸躲過這一次的恐怖災難倖存下來(不過這可能微乎其微)的話,後面要面對的將不再只是地球身處的太陽系,整個宇宙(就算人類科技到時發達到可以進行外星移民)接著要面對的是更為恐怖人們絕對難以想像的狀況...。

2012世界末日流言愈演愈烈,不過它畢竟只是瑪雅文明的一個傳說,至於能否發生沒有人可以肯定,但這並不意味著在未來沒有末日,有專家學者提出理論表示,百億年後的宇宙將會毀滅。專家認為目前宇宙中有70%的成分被暗能量佔據,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暗物質在不斷增長,終有一天會暗能量會將宇宙撕毀,屆時不僅僅是地球,宇宙中所有星體都將毀滅(宇宙所有生命無一可以倖免也無路可逃)。

物理學家預測了宇宙大撕裂的場景,甚至製作出了時間表,他們認為在宇宙大撕裂前的2個月,地球將脫離太陽,而在大撕裂前5天,月球則將脫離地球。最恐怖的事件將發生在大撕裂前的28分鐘,太陽將毀滅,而在8分鐘過後,地球也將隨之毀滅。

物理學家一同討論了宇宙大撕裂的理論,並製作了大撕裂後的圖像。他們認為目前暗能量在宇宙中佔據了70%的成分,它是星系結束的一種可能的方案。如果不出意外,在宇宙結束前的3290年,銀河系就已經開始分裂。不過最後科學家也表示,這只是最壞的情況,就算真的毀滅還要等很長的時間,地球還可以存活167億年。

不過,之前科學家也做過有關地球毀滅的預測,他們認為“在世上,只有死亡和賦稅是確定難免的(nothing is certain but death and taxes)”,其實這句諺語也適用於宇宙。科學家宣稱,造成地球毀滅有兩個不可改變的因素:一個是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將發生碰撞,另一個是太陽的毀滅。而所謂的2012年瑪雅世界末日論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46億年前,銀河系中某個不起眼的地方正在孕育著什麼。星系中彌漫的氫和氦以及固體塵埃開始凝聚並且形成分子。由於無法承載自身的品質,這一新形成的分子雲便開始了坍縮。在不斷加熱和混合的過程中,一顆恒星誕生了。它就是我們的太陽。



目前我們還不確切知道到底是什麼觸發了這一過程。也許這一切都源自于近鄰恒星爆炸死亡時所產生的激波。而類似的恒星死亡也不是非常罕見的事件。自從130億年前銀河系形成以來,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無數次。而通過望遠鏡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事件仍然在繼續發生著。但是作為恒星來講,太陽實在是沒有什麼特殊的。

然而,據我們所知太陽卻是唯一的。從誕生太陽的薄盤中形成了八顆行星,一開始這些行星之間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最終在太陽旁的第三顆行星上出現了生命,而這些生命也開始探索他們所在的太陽系。但時至今日依然有六個太陽系的未解之謎有待解答。

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

如果你看一眼太陽系的行星,你也許會認為這些行星不是太陽“親生”的,而是被太陽“領養”的。可這些行星卻是如假包換的“血親”,都是從坍縮形成太陽的分子雲中形成的。你也許會認為不同天體在太陽系中的分佈是無章可循的。但其實目前的太陽系結構已經達到了平衡的狀態,添一分則嫌“胖”,減一分則嫌“瘦”。那麼這一精巧的結構是如何形成的呢?
  
在太陽形成的時候,它消耗了原始太陽星雲中99.8%的物質。按照目前被廣為接受的理論,剩下的物質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了一個圍繞新生恒星的氣體塵埃盤。當這個盤中的塵埃顆粒繞太陽運動的時候,它們彼此之間會發生碰撞,並且漸漸地聚合長大。在盤的最內部,由於太陽的核反應已經被點燃,因此高溫使得只有金屬和高熔點的含矽礦物才能倖存下來。這樣一來也限制了塵埃可聚合的大小,所以這一區域中的小天體最終凝聚形成了內太陽系的4顆體型較小的岩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


(假想中的另一個與斯必澤空間望遠鏡所發現的極為相似的遙遠太陽系。其中恒星的年齡大約為3,000萬年(差不多是地球形成的時間),在恒星的周圍有一個充滿了岩石和塵埃碎片的小行星帶。在這個帶中有一顆行星正在圍繞恒星轉動。)

在這一區域之外則沒有類似的限制,在“雪線”以外的區域甲烷和水都是以固體的形式出現的。這個區域中的行星可以長得更大,並且可以在太陽的熱量把氣體驅散之前吸積氣體分子(主要是氫)。這就是木星和土星這樣的氣態巨行星以及溫度更低的巨行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最終形成過程。這也是天文學家預計這些行星在流體的表層之下有一個岩石核心的原因。
  
法國蔚藍海岸天文臺的Alessandro Morbidelli說,但當你要深入到其中的細節的時候問題就來了,吸積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沒有人確切知道米級的岩石是如何聚合成10千米級的小天體的。因為小型的固體天體會受到其周圍氣體壓力的作用而最終在聚合之前便落入了太陽。最近提出的一種可能性是氣體中局部湍流提供的低壓使得小岩石最終併合到了一起。
  
氣態巨行星也有類似的問題。它們的岩石核心必定是在有氣體的情況下聚合而成的,然後才能吸積氣體。而在其他行星系統中也已經發現了非常靠近恒星的類木行星。這些行星的大小和木星相仿,但是軌道半徑卻和地球的差不多,甚至更小。如果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也有一顆木星品質的行星運動到了太陽系的內部,儘管還沒有確定的結論,但諸如地球這樣的內行星都會被散射出太陽系。


(雙星系統HD113766的想像圖。天文學家懷疑在這個雙星中的一顆恒星的周圍正在形成一顆岩質的類地行星。這張圖中的兩個黃色的星球就是這個雙星中的兩顆恒星,年齡大約為1-1.6千萬年。在右下角的恒星周圍正有一顆岩質行星在形成中。這一系統距離地球大約424光年。)
  
按照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Phil Armitage的說法,沒有證據顯示太陽系上演過類似的情況。如果說過大的月亮是某種暗示的話,那麼它也只是說明了內太陽系在岩質行星形成的最初1億年中一直處於“動盪不安”的狀態,但是很快一切就都安定了下來。根據莫比德利及其同事所提出的理論,在太陽形成之後的幾億年,在木星和土星引力的“強強聯合”作用下天王星和海王星被推到了距離太陽更遠的地方並且佔據了現在的位置,由此引發了外太陽系的重組和膨脹。一些小天體會就此撞向木星,而另一些則會被木星的強大引力拋射出太陽系。在整個太陽系的週邊、宇宙的深處,這些未被吸積的殘骸聚集到了一起形成了設想中的奧爾特雲。
  
太陽系的最近一次引力散射效應的集中體現就是它們對火星和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擾動,由此引發了40億年前(太陽形成之後5-6億年)出現的晚期大規模轟擊。在這期間,大量的小天體撞擊了地球和月亮,但從那以後構成太陽系的天體便又重新恢復了平靜,進入了一種精巧的平衡狀態——無疑這對於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來說是“無價”的。

為什麼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看上去一樣大?

日全食是最壯麗的自然景觀之一。如果你一輩子都呆在一個地方,那麼你至少可以目睹一次日全食。如果你運氣好的,也許可以看到兩次。在日全食發生的時候,月亮可以完全遮擋住太陽的光芒。只有透過月面上的山谷才能有一線光線透過來,形成絢麗的“貝利珠”。


(1994年11月3日玻利維亞日全食時所拍攝的貝利珠。)

  
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太陽和月亮的“大小”是如此的契合。太陽的直徑大約是月亮的400倍,而太陽到我們的距離也正好是月亮的400倍。這兩者“此消彼長”就使得太陽和月亮在天空中看上去具有一樣的大小,這在太陽系中的8顆行星和已知的166顆衛星中絕對是絕無僅有的。而地球也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行星?難道這也純屬巧合?
  
絕大部分天文學家的觀點是肯定的。但也許這些數字背後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一些“天機”。我們的月球是“與眾不同”的。類似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這樣的巨行星的衛星是通過兩種方式形成的。它們要麼形成於由行星引力維繫的物質盤中——類似微縮版的太陽系,要麼就是由行星的引力俘獲而來的。火星的兩顆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就被認為是通過第二種方式形成的,而火星也因此成為了內太陽系唯一具有兩顆天然衛星的行星。
  
但是由於月亮相對於地球的大小來說太大了,因此無法通過這兩種方式中的任意一種形成。行星科學家們相信月球的形成只有一種解釋:在太陽系的最初1億年裡,小天體在太陽系裡橫行,其中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了地球。這一碰撞完全地改變了地球,由此撞擊出的大量物質最終形成了個頭偏大的月球。
  
更重要的是,這麼大的月亮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是一種恩惠。由於來自其他天體的引力作用,地球在繞其自轉軸轉動的同時也會自然地擺動。而月球無形的引力則抑制住了這種擺動,防止了地球自轉的不穩定性以及由此造成的災難性氣候變化。而這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則是至關重要的。


(2003年發生在英國巨石陣的日偏食。)
  
地球處於太陽旁的“宜居帶”中,在這個帶中行星可以保持充沛的液態水。這無疑是承載生命的最重要因素。但是一個大到足以引發日全食的月亮的存在可能也是關鍵的因素。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將為在其他行星上搜尋生命產生重要的影響。
  
由於是在撞擊中形成的,因此月亮正在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漸漸地遠離地球。於是恐龍看到的日食和我們的截然不同。2億年前月亮要比現在看上去大得多,可以“輕而易舉”地遮擋住整個太陽。而對於幾億年之後的地球居民來說,由於月球已經變得太“小”,因此不會再有日全食發生。
  
我們看起來很幸運正好位於兩者之間:形成於撞擊的月球正在遠離,與此同時它又惠及著地球上的生命。如果你足夠幸運在有生之年經歷過一次日全食,請想像一下這一可能:也許正是這樣一個月亮才使你有幸站在那裡目睹日全食的發生。

是否存在X行星?
  
如果說太陽系就像一張網,那麼我們並不瞭解這張網上的所有結點。傳聞在太陽系黑暗的深處潛藏著X行星,它是一顆如火星甚至地球這麼大的冰冷行星。
  
自從1930年發現冥王星以來,X行星將會是太陽系最重要的“擴編”。2006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為行星設立了三條標準:圍繞太陽轉動、在自引力下呈近似球形並且品質足夠大能清空其軌道附近的區域,並由此將冥王星降級為矮行星。冥王星的“失利”源於第三條。因為它只是眾多柯伊伯帶天體中的一個,這些冰質天體都分佈在海王星以外30個天文單位到50個天文單位之間的區域裡。這裡1個天文單位等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


(柯伊伯帶天體。這些冰質的小天體散佈於從海王星軌道30個天文單位到50個天文單位之間的區域。)

任何位於柯伊伯帶的天體想成為行星的話就必須清空它。而有意思的是,對柯伊伯帶的研究預示可能確實有X行星的存在。一些柯伊伯帶天體的軌道可以延伸到距離太陽非常遠的地方,而另一些的軌道則是長橢圓形的並且和大行星的軌道互相垂直。“這些特殊的軌道可能就是一顆大品質遙遠天體攝動的結果,”美國夏威夷大學行星科學家Robert Jedicke說。
  
但關於這一點遠沒有在科學家之間達成共識。儘管很難解釋觀測到的柯伊伯帶天體的所有性質,但是巨行星軌道的向外遷移確實可以解釋一些柯伊伯帶天體的奇特軌道。
  
在過去的20多年裡已經在大片的天區中搜尋了那些緩慢運動的天體,並且已發現了超過1,000顆的柯伊伯帶天體。但是這些大天區的巡天只能發現大而明亮的天體,而用於尋找小而暗弱天體的長時間曝光巡天只能覆蓋較小的天區。如果有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位於距離太陽1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的話,那麼它可以輕而易舉地躲過地面上的偵察。


(獨自位於太陽系邊緣的矮行星鬩神星2003UB313。它到太陽的距離是冥王星的三倍多。)

  
但是這一狀況馬上就要被改變了。2008年12月,全景巡天望遠鏡和快速反應系統(Pan-STARRS)的首架原型機在夏威夷投入使用。不久裝備有全世界最大的140億圖元數碼相機的四架望遠鏡就將開始搜尋天空中任何閃爍或者運動的目標。它的主要目的是尋找對地球具有潛在威脅的小行星,但是那些外太陽系的居民也難逃它的“法眼”。
  
傑迪克和他的團隊目前正忙於開發可使用Pan-STARRS自動搜索這些天體的軟體。他說,發現一顆遙遠的行星絕對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對存在這樣一顆行星的唯一解釋是,它是一顆形成於在太陽系早期的大型天體,在隨後和巨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中被拋射到了太陽系的週邊。它的發現會佐證我們對太陽系形成的認識,也可能會成為人類邁向太陽系更深處的階梯。

彗星來自何方?

很少有“宇宙來客”能像彗星那樣使得人類對它既敬畏又恐慌。特別是肉眼可見的哈雷彗星,在猶太教法典上寫道“每70年出現一次的星星會讓船長們犯錯”。1066年赫斯廷斯戰役之前哈雷彗星猶如厄運的徵兆出現在了天際,1456年教皇卡利克斯特三世將其逐出了教會。
  
而現代科學對待彗星則採取了更多實證的觀點。彗星是塵埃和冰的聚合體,在大橢圓軌道上繞太陽運動。當它們靠近太陽的時候,由於太陽風的吹拂而形成了壯觀的彗尾。現在我們甚至還知道它們發源自海王星軌道以外的柯伊伯帶。


(拍攝於美國加州約書亞樹國家公園的海爾-波普彗星照片,它是20世紀最亮的彗星之一。由於太陽風的吹拂,它形成了一條由電離氣體組成的明亮離子尾。而由於太陽光壓的作用,它還形成了一條由塵埃組成的塵埃尾。)
  
但是這裡也存在著問題。諸如1997年造訪地球的海爾-波普彗星,它們難得會出現在我們的天空中。因為它們的軌道非常長,因此不可能來自柯伊伯帶。許多天文學家對此的結論是,我們已知的太陽系被一個巨大的、由冰質天體組成的暈所包圍,這些天體是幾十億年前在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被從太陽附近“驅逐”到這裡的。
  
這一片天空中的“荒漠”被稱為“奧爾特雲”,用以紀念1950年第一個提出它的荷蘭天文學家Jan Oort。這個包圍著太陽系的球形物質暈還從來沒有被觀測到過,但是如果長週期彗星確實發源於此的話,那麼奧爾特雲一定是非常巨大的,它所延伸的範圍可以達到柯伊伯帶外邊界的大約1,000倍。在這樣遙遠的距離上,它不再會受到太陽系行星的影響,相反銀河系和近鄰恒星對它的作用成為了主導。奧爾特雲可能就存在於我們的太陽系向星際空間過渡的某個地方。


(1991年出現的科胡特克彗星一開始被認為是起源於奧爾特雲的。但是之後的研究顯示它來自柯伊伯帶。)
  
不幸的是,如果要在奧爾特雲中搜尋X行星的話,那將是一個夢魘。對於望遠鏡來說,它太暗弱、太遙遠也太小了。同樣不幸的是,由此我們也錯過了通過統計和估算這些天體的大小來重建太陽誕生地並且一窺形成巨行星原始物質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有關這些原初物質的資訊都來自彗星和最大的柯伊伯帶天體,因為它們被認為具有類似的組成。“這就像是‘瞎子摸象’,”美國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哈爾•利維森(Hal Levison)說。
  
儘管如此,但說不定在幾十年之後人們就能描繪出這頭“大象”的全貌了。奧爾特雲中的天體會使得遙遠恒星變暗或者發生衍射。雖然這些掩食所持續的時間只有幾分之一秒,但是天文學家將採用已經用於柯伊伯帶天體上的技術來測量這些天體的大小和距離。但地球大氣湍流造成的閃爍會使得地面上的望遠鏡無法探測到它們,不過未來空間望遠鏡巡天應該可以發現大量的奧爾特雲天體。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問題。根據目前已知的長週期彗星的數目和軌道估計,奧爾特雲中含有千億個直徑大於1千米的天體,它們的總品質可以達到地球的幾倍。利維森說,這麼多的物質超出了目前的太陽系形成理論可解釋的範圍,這說明還需要對我們現有的模型進行細緻的檢查。

太陽系是唯一的嗎?
  
自從1992年發現了第一顆繞其他恒星轉動的行星以來,已經發現了大約280顆太陽系外行星。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和我們的太陽系大相徑庭。這些太陽系外行星主要是通過它們的引力對恒星的擾動而被發現的。行星越小,它對恒星的影響也越小。因此目前的技術還無法探測到類地行星對恒星所產生的擾動。
  
絕大多數已知的太陽系外行星是大小和木星或者海王星相仿的氣態巨行星,它們到各自恒星的距離也只有幾個天文單位。據估計大約6%-7%的類太陽恒星會具有類似的行星。而恒星具有和木星類似距離的氣態巨行星的概率目前還不得而知。原因是它們繞恒星轉動一圈大約要花上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因此對它們引力擾動的測量也要花上至少這麼長的時間。


(一顆行星正在清空恒星附近塵埃盤的想像圖。斯必澤空間望遠鏡在有的恒星周圍已經觀測到了類似的現象。天文學家相信一個繞恒星轉動的大品質天體,例如行星,會清空恒星周圍盤中的物質。理論上這顆行星的品質至少要達到木星品質。)
  
按照太陽系形成的標準圖像,氣態巨行星不會形成於非常靠近恒星的地方,因為恒星的熱量會阻礙較大的岩質核心的形成。另外,太陽系中行星的軌道都是近圓的,而這些太陽系外氣態巨行星的軌道卻都是長橢圓的。也許這就是答案:絕大多數的行星系統具有比我們的太陽系更變化多端的歷史。本來距離較遠的巨行星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競相將對方“擠”入了特殊的軌道。
  
在知道觀測極限之前,我們很難的到確定的結論。“也許在我們眼中太陽系的歷史已經是夠‘血腥’的了,因為這是我們能看到的唯一樣本,”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菲爾•阿米蒂奇說。兩個高靈敏度的空間行星探測計畫將會幫助我們降低這裡的不確定性,其中一個是2006年12月發射的由法國主導的“柯洛”外星行星探測器,另一個是計畫於2009年3月發射的美國宇航局的“開普勒”探測器。


(由法國國家空間局主導、歐洲空間局參與的“柯洛”外星行星探測器。“柯洛”發射於2006年底,在一條圓形極軌道上環繞地球轉動。這使得它可以連續觀測天空中兩片相對的區域超過150天。)
  
它們預計可以發現10個左右的“超級地球”——品質為地球幾倍的行星。如果有關太陽系形成的理論是正確的話,這些岩質行星應該和我們的地球非常相似。取決於大氣中溫室效應和雲的冷卻作用,兩顆行星Gliese 581c和d到它們恒星的距離可以使得在其表面有液態水存在。
  
還有其他的線索也表明岩質行星要比我們所想像的更普遍。2008年美國宇航局斯必澤空間望遠鏡的觀測顯示,年輕恒星周圍塵埃的碰撞直接和行星形成有關,而且岩質行星的形成率可以達到20%-60%。
  
但斯必澤空間望遠鏡對老年恒星周圍塵埃的觀測則顯示,形成可承載生命的岩質行星的前景並不那麼樂觀。10個太陽系外行星系統有9個含有比太陽系更多的塵埃,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達到太陽系的20倍甚至更多。而行星形成過程是一個在恒星誕生之後1億年內就應該完成的短暫過程,因此這些塵埃可能是隨後盤中的彗星彼此劇烈碰撞的殘骸。
  
幸運的是,我們的內太陽系有一個忠實的守衛者。距離更遠的巨行星——尤其是木星——通常會在彗星有機會進入內太陽系之前就把它們給散射出去了。
  
“最終,‘太陽系是否唯一’這個問題還有待我們在觀測到了類地太陽系外行星和其週邊更遠的巨行星之後才能回答,”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Jonathan Lunine說,“但目前我們還無法簡單而正確地回答對這個問題。”

太陽系最後將如何終結?
  
我們生活在一個無趣的時代。因為早在最初的1億年裡行星便已經形成,現在行星都在有序地饒陽轉動,而太陽也在穩定地燃燒,生命也在太陽旁的第三顆行星上繁衍生息。一切都很平靜。
  
但這份平靜並不是永遠的,在平靜的背後還隱藏著“危機”。我們的太陽終有一天是會死亡的,當然這是在大約60億年之後。但是在那之前事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棘手。目前穩定的太陽系到時候就會陷入混亂。即便是最小的不規則性也會隨著時間累積,最終改變行星的軌道。從現在到太陽死亡,計算發現出現災變的可能性大約是2%。火星有可能太靠近木星,進而被拋射出太陽系。如果我們“背”到極點的話,狂奔的水星會和地球相撞。
  
與此同時,太陽也會慢慢地變亮。在20億年裡,太陽就有可能會殺死地球表面的所有生命。而另一方面,如果火星仍然處於現在的位置的話,火星就會出現宜人的氣候。即使現在的火星是死氣沉沉的,但到時候就會生機盎然。
  
然而這一切也不會永遠存在。當太陽的核心氫耗盡時,太陽的整體結構就會發生重大的變化。它的體積會漸漸地膨脹到目前的100萬倍,成為一顆紅巨星。而按照最新的數值模擬,當太陽成為紅巨星的時候就會吞噬水星、金星,可能還有地球。


(紅巨星拋射物質的想像圖。在類太陽恒星生命的晚期,它們會成為紅巨星。它們的半徑會膨脹到地球軌道附近,其表面的物質也會被拋射出去。)
  
此時佔據整個天空的太陽會把火星變成煉獄,而土星和木星冰冷的衛星則會開始煥發出生機。由於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有機分子,因此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特別有希望。在紅巨星的加熱下,曾經冰封的土衛六會浸浴在全球性的氨水海洋中,而這一海洋中的機會分子也許會形成生命。
  
任何漂浮在這些衛星表面的生物也會看到和我們截然不同的天空。到那個時候,銀河系也許已經和近鄰的仙女星系發生了碰撞,正在形成“銀河仙女星系”。由此觸發的大規模恒星形成過程又孕育了大量新一代的行星系統,並且照亮了天空。


(照片顯示的是行星狀星雲NGC2440,其中包含了一顆剛形成的高溫白矮星...圖片中央。在50億年之後,太陽也會最終演化成白矮星。)
  
如果在太陽系晚期還會出現的生命的話,這些生命持續的時間都不會很長。在度過了短暫的紅巨星階段以後,太陽內部的核反應會最終停止,它會拋射出它的外部包層並且收縮成一顆白矮星。經歷了短暫溫暖期的土衛六又會再一次被冰封。木星和土星等外太陽系天體會繼續圍繞已變成白矮星的太陽轉動幾百億年,直到由於來自內部或者外部的某種因素打破這一“平衡”。木星或者土星可能會散射掉那些品質較小的同伴,例如天王星或者海王星。而偶然從太陽系旁經過的恒星也有可能會剝離掉其中的行星,甚至連品質最大的木星也未必能倖免。
  
不過太陽系的未來還是不確定的,有著各種各樣的變數。還有一種微小的可能性是太陽系整個會被“甩”出銀河仙女星系。在空曠的星系際空間裡,行星可以免受“掠食者”的襲擊。它們會繼續繞著太陽轉動,但是它們的能量會被引力波漸漸地帶走。於是行星就會一個接一個地“掉”向中心已經變成黑矮星的太陽,並且以一陣劃破黑暗的閃光結束它們的一生。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此刻正於火星上頭進行探測工作的好奇號在日前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它利用裝載的雷射槍設備瞄準了一顆拳頭大小的岩石在10秒內發射了多達30次的雷射脈衝將這顆岩石擊碎,接著,再用小型望遠鏡對岩石構成物進行分析,研究結果目前尚待科學家們予以公布。


(圖:好奇號傳回地球的另一張清晰照:高度約為5000公尺高並且命名為Mount Sharp的山脈。)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撇開爭論地球2012末日預言的真實性,這一次科學家們要給你個較為實際性的理論,告訴你...地球賴以維生的母星(太陽)這顆恆星當它逐漸年老走向生命終點之時會對我們做出何種毀滅性舉動!



這是地球的未來命運嗎?科學家首度發現老化恆星吞噬它的行星的證據,不過科學家也表示,這種我們難以想像的慘況不會在我們身上發生,要嘛也至少得等到50億年後太陽逐漸掛掉那時候。



國際天文學家首度發現一個行星被它衰老恆星毀滅的證據,研究者之一的Alex Wolszczan教授表示同樣的命運也將發生在太陽系內所有行星上頭,因為當一顆恆星步入老年期逐漸蛻變成為一個紅色巨星時,周圍的行星也將被吞噬毀滅!(有一天我們的太陽系也將上演同樣的戲碼,但感謝老天,這一切將在約50億年後才會發生!太陽約在50億年前形成,它的壽命至少還能撐個50億年左右)


原文新聞: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191896/Is-future-Earth-Scientists-evidence-aging-star-devouring-planets.html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木星與它的大衛星們,左上到右下分別為木衛一、二、三、四)

耗資25億美元的美國“好奇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對這顆紅色星球是否適宜生命存活展開了新一輪的探索。不過在太陽系中,火星並非尋找地外生命的唯一希望。綜合考慮生命生存所需的基本元素、熱量、液態水,以及相對穩定的環境等條件,木星其實也是探索的候選者之一。

1610年,天文學先驅伽利略用自製望遠鏡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這也是人類首次得知除地球外的其他行星也有“月亮”。四百年來,已有66顆木星衛星被發現,四顆伽利略衛星在其中依然鶴立雞群,也都是整個太陽系中特別顯眼的大衛星。當然,木星自己更是太陽系行星中的巨人,體積足有地球的1321倍,品質是其他七大行星總和的2.5倍還多。在拉丁文與英文中,木星被稱為“朱庇特”,即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宙斯的羅馬名字。現實中,木星與其衛星則構成了一個獨特的系統,被天文學家譽為“小太陽系”。宙斯是個風流倜儻、豔遇無數的神,四顆伽利略衛星也都以和他“有染”的美人命名。

上世紀70年代以來,共有6個探測器到達過木星軌道,尤其是美國“伽利略號”從1995年起連續工作了8年,今天人類對“四大美人”的瞭解主要來自於它。其中三顆具有豐富的液態水,尤其最為吸引天文學家的目光。


木衛二:冰海公主

木衛二芳名“歐羅巴”(Europa),即希臘神話中被宙斯誘拐的腓尼基公主,今天歐洲大陸的名字就源自這段傳說。它也是目前除火星外,太陽系中存在地外生命呼聲最高的一顆星球。

木衛二是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的,直徑3121千米與月球相仿,外表卻迥然不同。木衛二的表面有數量眾多、不斷變化的裂縫,不過總體上仍非常光滑、明亮,既缺乏隕石撞出的環形山,也沒有內部地質運動產生的火山。這暗示著,它的表面並不是陸地,而是厚厚的冰層。

像地球一樣,木衛二也分為核、幔、殼三層結構。今年年初,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季江徽的研究團隊根據“伽利略”探測器的資料,分析木衛二的引力場後認為,其最外部的海洋和冰層共166公里厚,品質則占到整顆星球的10%。也就是說,木衛二上的水總量多達4.8億億噸,是地球的3倍以上!

遠離太陽的木衛二寒冷無比,表面平均只有約零下170攝氏度,液態水是如何形成的呢?這要歸功於木星強大的引力場,它產生的潮汐力可以成為木衛二內部的熱量來源,同時在表面冰層“撕”出裂縫,乃至形成噴發的“冰火山”。再加上木衛二內核可能也有放射性元素衰變釋放熱量,從而能在地幔與冰層之間維持一個液態水世界,為生命誕生提供條件。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在地球深海海底發現了一種無需陽光的生態系統——熱液噴口,各種微生物和魚、蝦、蟹、蠕蟲等完全依靠地球內部釋放出的熱量和養分,食物鏈低端的部分細菌甚至無需氧氣。科學家認為,木衛二海底也可能存在類似的熱液噴口生態。


木衛三與木衛四:迥異“雙胞胎”

木衛三“甘尼米德”(Ganymede)以被宙斯擄走、後成為眾神侍者的美少年命名(就是十二星座中的水瓶座,也是伽利略衛星中唯一以男性命名的),以5268千米的直徑成為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也超過水星;木衛四“卡利斯托”(Callisto)則是一名被宙斯強暴的仙女,後被嫉妒的天后赫拉變為一隻熊,也就是大熊座,直徑約4821千米。

這兩顆衛星大小相近,都由水冰與岩石構成,都可能有液態水構成的地下海洋,以及稀薄的大氣,但除此之外差異明顯:木衛三地貌更年輕,內核和地幔分層清晰,而且是太陽系中唯一有磁場的衛星。木衛四的表面則像月球一樣密密麻麻遍佈隕石坑,內部也是亂七八糟混雜一團。

今年1月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研究認為,這兩顆衛星在成長中分道揚鑣,是因為木衛三“挨打”更多——木星的品質大、引力大,能像吸塵器一樣吸引來自太陽系邊緣的彗星撞擊自己,其中一部分彗星也會撞在衛星上。木衛三離木星較近,受撞擊的概率更高,彗星撞擊時的動能也更大,於是被“修理”出了一個由放射性物質組成、更活躍並能散發熱量的內核。

正是因為內部熱量較多,科學家認為木衛三上存在生命的希望更大一些。不過“伽利略號”的觀測表明,覆蓋其地下海洋的冰層可能比木衛二還厚,達200千米,是地球南極冰蓋平均厚度的80多倍。

木衛四也有自己的長處:它離木星比其他三顆更遠,受到的輻射較少,引力也最低,因此被視為未來人類開發木星系統的最佳基地。


木衛一:狂暴星球

木衛一是離木星最近的伽利略衛星,直徑3630公里,略大於月球,其名“伊娥”(Io)是一位河神的女兒。宙斯佔有她後為欺騙赫拉而把她變為小母牛,但赫拉仍對她百般折磨,一直追到埃及才讓她恢復人形。直到20世紀末科學家才知道,以如此柔順可憐的女子命名的木衛一,卻是太陽系行星和衛星中最“狂暴”的。

1970年初,美國“旅行者號”探測器傳回資料顯示,木衛一表面至少有數百個火山口,其中一些仍然活躍,噴發出硫磺、二氧化硫和矽酸鹽等物質,噴發物可高達500千米,落地後形成了紅、黑、白等斑斕色彩。數千米高的火山,熾熱的硫湖,數百千米長的熔岩流,迄今仍不斷改變著木衛一的面貌。

與太陽系的其他衛星相比,木衛一的內部成分與地球最為接近。但其火山的主要能量並非來自內部,而是因為這顆衛星的軌道非常特殊,能與木衛二、木衛三發生共振,同時還受到木星的巨大潮汐力影響,星體不斷發生劇烈的扭動、變形,從而產生強烈的地質活動。

活躍的火山、矽酸鹽為主的岩石、外加稀薄的大氣層,這些都與地球形成初期的情況非常相似,只是由於過度蒸發而只有極少的液態水。加之木衛一的星體表面和大氣層完全處於木星的強烈磁場“蹂躪”之下,輻射水準非常高,因此目前認為木衛一基本不適合生命存活。

尋找地外生命,首先是尋找“適合生命存在”的宜居行星,對此目前還是以地球生命的生存條件為評判標準。火星與木衛二,有生命存在的呼聲都很高,但這兩個星球的環境迥然不同,很難說哪一個更適合生命存活。與火星相比,木衛二的優勢是具備大量的液態水,可能有類似地球深海海底的生態環境,但前往木衛二尋找生命的難度要高出幾個數量級。

首先是木星屬於外行星,距離地球遠得多,比如去年升空的美國“朱諾號”探測器,要花5年時間才能抵達木星軌道。遠離太陽,對太陽能電池的工作效率是嚴峻考驗,此外木星還有強大的磁場和輻射,會影響電子設備的運轉。迄今為止,“伽利略號”是人類惟一曾在木星軌道上進行長期工作的探測器,在它2003年“壽終正寢”後一直處於空白期。

其次是在登陸衛星表面後,探測器先要鑽透厚達數十、上百千米的冰層,再潛入近乎一無所知的冰下海洋。在地球南極大陸鑽幾千米的冰蓋都並非易事,去遙遠的外星球,用體積、重量嚴格受限的探測器完成這些工作,難度可以想見。還有就是必須確保探測器不能攜帶任何地球上的微生物,以防造成污染。

目前,除了以探測木星本身為主的“朱諾號”,歐洲也在進行用於研究木星系衛星的JUICE計畫,準備在2022年發射探測器,它們仍將是在太空軌道上工作。至於如何在衛星表面著陸並鑽探、取樣,目前僅有一些理論上的設想,憑現有的科技水準還難以實現。至少在本世紀中期以前,人類恐怕還無法窺進這些遙遠的外星地下海洋。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天文學家發現罕見矩形星系,外形酷似一顆鑽石)


日前,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形狀十分罕見的星系,該星系整體呈長方形,酷似一顆璀璨耀眼的鑽石。天文學家在一個由250個星系組成的星系團中發現了這個形狀奇特的星系,該星系據地球約7000萬光年。科學人員分析,這個星系可能是由兩個螺旋星雲相撞產生的。

天文學家表示,宇宙中的大多數星系主要是三種形狀的,包括球狀、圓盤狀和不規則形狀。這個罕見的矩形星系可以說是一個特例,它的發現讓天文學家們“眼前一亮”。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德科學家發現蟲洞 欲打造『銀河地鐵』穿越時空



(圖:探索蟲洞的奧秘是實現星際旅行的一個途徑)


據國外媒體報道,來自德國的物理學家小組通過計算發現“蟲洞”並不是科幻片的專屬,在不需要輸入任何負能量的情況下可建立時空“蟲洞”。來自德國奧爾登堡大學布克哈德·克雷豪斯(Burkhard Kleihaus)博士認為:打開宇宙中的蟲洞甚至不需要正能量,這意味著蟲洞可以不依賴於任何物質完成開啟,可從“虛空”中誕生。我們可以通過“蟲洞”實現時空旅行,瞬間出現在冥王星附近或者距離我們數百萬光年的仙女座大星系。

此前研究人員認為沒有人可以靠近蟲洞,更不用說穿過蟲洞了,因為蟲洞非常不穩定,需要負能量的介入纔能打開,而負能量是否存在卻又是一個大問題。這一發現激起了誘人的研究前景,既然蟲洞的產生並不需要正能量和負能量的介入,而是從虛無中誕生,因此我們可以檢測宇宙空間中是否有蟲洞存在。比我們先進的外星文明應該掌握了通過蟲洞在星系間穿梭的龐大“銀河地鐵”系統,而我們人類在發現宇宙中的蟲洞後也可以將其作為通過其他宇宙的通道。



(圖:宇宙中高級文明或許具有使蟲洞持續開放的技術)

  
關於蟲洞的奧秘第一次出現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中,物理學家在對愛因斯坦方程的史瓦西解研究時發現了可連接遙遠時空的神秘通道。相對論中提及了通過負能量維持時空中隱藏的翹曲,通常在質量較大的星系或者恆星周圍纔可出現。在1916年,愛因斯坦在公布出版了他的方程後不久,奧地利的物理學家路德維希弗拉姆(Ludwig Flamm)也預測到了在宇宙中存在的“時空管道”。

但是,愛因斯坦對蟲洞的研究做出詳細解答是在與另一個物理學家納森羅森(Nathan Rosen)的合作中。1935年,他們共同構思了一個由兩個黑洞通過一條時空隧道連接的時空穿梭概念,而這類蟲洞如果用於時空旅行,那麼需要保證其中一個黑洞有著特殊的時空結構,以維持時空大門的持續打開。傳統意義上的黑洞具有強大的引力場,任何物質一旦超過事件視界就會被恐怖的引力束縛。在愛因斯坦-羅森橋(蟲洞)形成的時空通道上,黑洞扮演著重要作用並作為通道的一端。

愛因斯坦與羅森推出的“蟲洞”構想看似出於一個純粹意義上好奇心的原因是他們還有一個不可思議的目的。比如,在平行宇宙中存在一個神秘的通道連接著我們的宇宙與另外一個宇宙,被連接上的那個宇宙卻也擁有著自己的恆星、星系和行星。盡管今天的宇宙學理論家只認為只有一個宇宙存在,但是在愛因斯坦與羅森提出蟲洞的時代卻並不是這樣,那時候的理論家認為宇宙是可無限想象的。



(圖:科學家所發現的兩種類型蟲洞)


幸運的是,在廣義相對論中允許另一種類型的蟲洞存在。1955年,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研究表明在我們的宇宙中存在一個可以快速連接兩個時空區域的通道,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星際旅行。他將一個朗朗上口的名字“蟲洞”賦予了存在與兩個黑洞之間的時空通道。但問題是惠勒的蟲洞與愛因斯坦羅森橋都存在相同的缺陷,那就是它們都不穩定。典型的案例為:發送單個光子通過這類蟲洞的入口,一旦光子接觸時立刻會觸發形成事件視界,於是看似開放的蟲洞就被封鎖了。

更加怪異的是,美國行星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的研究結果顯示,蟲洞是一個可移動的時空區域。因此在他出版的科幻小說中將其賦予了在銀河系間快速運輸的通道。卡爾·薩根就這個問題詢問了位於帕薩迪納的加州理工學院宇宙理論學家基普·索恩(Kip Thorne),他卻認為蟲洞可能是個騙局。但在1987年,他的兩位研究生邁克爾·莫裡斯(Michael Morris)與烏裡耶特塞韋爾(Uri Yertsever)計算出創建蟲洞所需要條件,發現在負能量的幫助下可以維持蟲洞的開放,如果存在足夠多的負能量,將會形成排斥引力場而打開蟲洞大門。



(圖:蟲洞連接宇宙中兩處時空的原理圖)


負能量並不是一個可笑的想法,真空中兩塊平行金屬板之間就會出現負能量,即會產生比外面真空中還要少的能量。這是因為正常的真空中如同波浪滾滾的大海,形成波浪遠不適合兩塊平行金屬板之間的空隙,因此金屬板之間的能量就會比外面來得更低。但科學家們計算表面,用真空負能量來維持索恩-莫裡斯-耶特塞韋爾蟲洞的開放所需要的負能量相當於銀河系中所有恆星花一年的時間聚集,這顯然是太不可思議了。

直到目前,物理學家想出了一個方法可繞過這些困難:基於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所推倒的蟲洞模式,然而事實上不太可能如此,因為該理論在黑洞的核心處是失效的,這個情況與在宇宙大爆炸產生時間起始點上一樣,都是失效的。而量子論很好描述了原子等微觀世界,但它與廣義相對論並不兼容。



(圖:銀河系的近鄰:仙女座大星系)


1921年,物理學家西奧多·卡魯紮(Kaluza)與奧斯卡·克萊因(Oskar Klein)受到愛因斯坦理論的啟發,將廣義相對論發展到五維的時空,將電磁力與引力統一到這個時空中。但最近弦理論家認為宇宙中所謂的四種基本力都可以用10緯的時空加以解釋。至關重要的是,如果時空的緯度超過了四維,那麼蟲洞的開放將基本不可能存在,除非有足夠的負能量進行支橕。在2002年,莫斯科引力與基本計量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基裡爾布龍尼科夫(Kirill Bronnikov)與韓國科學家提出了不需要外來物質進行維持的蟲洞模型。

據位於法國格勒諾布爾亞原子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所科學家奧雷利安·巴魯(Aurélien Barrau)介紹:通過負能量支持的蟲洞想法更有可能,沒有外部物質支持的蟲洞顯然是非常投機的想法。基裡爾布龍尼科夫卻認為不依賴任何物質以維持的蟲洞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其可能是最適合的理論,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這個理論在宇宙空間中尋找這樣的蟲洞,比如空間望遠鏡在掃描恆星周圍時空並觸及到一個蟲洞時,我們就會發現視場中的蟲洞會突然變化,畢竟蟲洞是另外一個宇宙的窗口,具有不同於所在宇宙的特征。



(圖:科學家懷疑半人馬座A中的黑洞可能是一個蟲洞)

據科學家們計算,巨大的漩渦式蟲洞比較難以觀測到,它們隱藏於宇宙氣體和塵埃中,非常類似於黑洞,比如半人馬座A中的黑洞甚至就是一個蟲洞,我們銀河系中央的黑洞也可能是蟲洞,最新的觀測顯示黑洞周圍形成炙熱的物質吸積圓盤發生強烈的X射線,這些特征與蟲洞類似,如果半人馬座A是一個黑洞,我們應該會觀測到氣體在穿過事件視界之後,X射線突然消失,而且再也不會出現;反之如果半人馬座A是一個蟲洞的入口,那宇宙氣體在穿過其中後依然會出現X射線,因為蟲洞不存在事件視界。

因此,從各種時空理論推倒出的蟲洞理論中,比如愛因斯坦-高斯-博內特理論,都存在不同的蟲洞解決方案連接我們宇宙中的不同部分,這類蟲洞將為未來“外星地鐵”系統的開闢前景。屆時我們銀河系中的星際地鐵可能會比較擁擠,因為恆星之間的相互間隔僅數光年。也許在某個時刻還可以建立其連接銀河系與仙女星系的地鐵通道。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ASA拍到神秘物體 伸『長吸管』似吸取太陽能量


據國外媒體報道,本周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軌道太空望遠鏡拍攝一個神秘的物體在太陽附近飛行,從外觀上只能判斷是一個黑色的、接近行星大小,此外這個神秘物體還伸出了一個類似“加油”的吸管,似乎從太陽表面補充能量。更離奇的是,這與傳說中2012將出現的“死星”的特征有點相似,都是黑色、從太陽背面出現、然後又迅速消失在太空中。



(圖:神秘“死星”酷似正在吸取太陽能量)


隸屬於美國宇航局的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拍攝到的詭異圖像使得科學家們倍感疑慮,試圖解開這個神秘的“太陽訪客”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有分析認為這個不速之客兵不是來自另一個遙遠的太陽系,更不會是太陽附近突然又誕生了一個新的行星。與此相反,我們獲得信息中還提示到它有一根“長吸管”,一直延伸到太陽表面,可能是太陽表面發生的某種特殊現象,還並不為人所知。從長度上判斷,這根“長吸管”可向太陽外層宇宙空間中延伸數十萬英裡。

科學家們目前困惑的是太陽表面為何要發生這個現象,這與太陽內部的活動是否存在聯系。圖片中黑暗的那個部分就比較好解釋,可能是溫度比周圍低的物質所形成的,這個原理與黑子類似。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認為:太陽表面可以產生巨大的日珥,在今年早些時候太陽動力學天文臺就拍攝到了這些太陽奇觀,猶如太陽表面發生的巨大火山噴發。太陽表面出現的突出物雖然看上去相對太陽而言較小,但實際上這些物體是巨大的。位於太陽大氣最外層的是日冕,不僅跨度巨大,溫度也很高,可以從太陽表面一直延伸至數個太陽半徑外的宇宙空間中。

而周一發現的類似吸管狀的物體不僅巨大,而且很明亮,一直從太陽表面向外延伸,明顯不符合目前已知的太陽表面活動產生的突起現象。科學家還在研究這個神奇的突起現象是如何以及為什麼會產生。當太陽表面部分區域變得不穩定時,就會向外噴發物質,其中也包括高溫等離子體。美國宇航局軌道望遠鏡已經拍攝到許多由於不穩定而引起的突然噴發事件。

根據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的太陽物理學家霍利吉爾伯特(Holly Gilbert)介紹:在太陽表面發現異常突出物質噴發並不是一個罕見的現象,噴出物質在逃逸太陽表面後最終還會落回太陽,這種現象常常被比喻成太陽的“火山噴發”,而不會歸結於各種怪誕的異常活動。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這是過去一周的最佳太空圖片,包括星辰軌跡、火星塵暴、地球夜景以及絢爛極光在內的精彩圖片紛紛榜上有名。



(圖:地球夜景)

美國宇航局最近公布的一幅照片,由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拍攝,展示了絢爛的地中海地區夜景。處在照片左側的是尼羅河及其三角洲,左上為埃及的亞歷山大,蘇伊士灣和蘇伊士運河處在右側。



(圖:冰島天空極光)

冰島菏威拉格地,夜空中出現絢爛的極光。最近,這幅照片遞交美國《國家地理雜誌》“My Shot”欄目。極光在來自太陽的大量帶電粒子轟擊地球磁場時出現。絕大多數帶電粒子朝著兩極移動,猛烈撞擊大氣層中的氮和氧。



(圖:星辰軌跡)

韓國獨島上空的星辰軌跡,水面上的捕魚船燈光異常明亮。這幅照片遞交天文學教育計劃“夜空下的世界”。漁船的燈光“衝淡”了地平線上的任何星光。這種現象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常見。《國家地理雜誌》表示,全世界有多達三分之二的人口所在地區存在光污染,五分之一的人失去了觀賞銀河系的機會。



(圖:太陽耀斑3D圖像)

一幅展現太陽耀斑的3D圖像,利用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衛星獲取的數據繪制。圖像中,太陽黑子以及活躍區的細節清晰可見。上周,一場強太陽風暴襲擊地球。伴隨這場風暴出現的耀斑規模居當前11年太陽活動周期第二。科學家表示8日的太陽風暴較為“溫柔”,並沒有對GPS(全球定位系統)、通訊裝置和電網造成不利影響。



(圖:火星峽谷)

歐洲航天局的高分辨率立體相機拍攝的一幅新照片,展示了火星尤斯峽谷。尤斯峽谷座落於更大的水手峽谷西部和火星高原交界處北側,寬584英裡(約合940公裡)。火星地殼裂開後形成巨大的峽谷,規模位居太陽系前列。火星大峽谷形成過程與地球上的東非大裂谷相同。



(圖:火星塵暴)

超高分辨率成像科學實驗照相機(HiRISE)項目組最近公布的一幅照片,展示了火星上的一場塵暴,在地表上形成蛇一樣的影子。火星塵暴的高度可達到5到6英裡(約合8到10公裡),在夏季地面溫度超過上方空氣溫度時形成。隨著地表附近的暖空氣上昇,溫度較低的空氣隨之下降,填補暖空氣的位置,進而形成空氣循環。如果有風吹過,便可讓空氣循環水平旋轉,形成塵暴。從這幅照片判斷,這場塵暴的高度超過0.5英裡(約合0.8公裡)。



(圖:"超現實"沙漠)

一幅頗具有超現實色彩的照片,由國際空間站上的宇航員拍攝,美國宇航局“地球觀測臺”在線圖書館對外公布,展示了沙特阿拉伯北部的一片沙漠。綠色的小圓點是一塊塊農田,成為照片的最大亮點。宇航局表示,過去20年時間裡,沙特政府利用石油收入在阿斯乾河-索罕盆地大力發展農業。

灌溉農田的水來自於地下蓄水層,利用中心旋轉灌溉系統進行灌溉,這也就是為什麼農田呈圓形。這種定向灌溉技術能夠節約用水,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對於沙特這樣一個處在乾旱地區的國家來說,水是異常寶貴的資源。照片中,暗綠色和褐色農田的直徑大約在0.62英裡(約合1公裡)左右。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據國外媒體報導,英國當地時間3號晚上9:40左右,目擊者報告稱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火球從蘇格蘭北部飛往英格蘭南部,事發地沿線的警方已經被這個不明飛行物目擊報告圍得水泄不通、應接不暇。該不明火球的最大特徵為發出明亮的“橙色光芒”,並拖著一個大尾巴,大約有數百人目擊了該不明飛行物劃過天空,有人擔心這可能是飛機失事,也有人認為是一顆巨大的流星。
  
就在不明火球發生時,位於蘇格蘭北部的業餘天文學家Graeme Whipps拍攝到了火球壯觀的照片。英國氣象局在官方微博上發佈通告:我們相信當晚在夜空中出現的不明火球應該是隕石。英國諾森伯蘭郡的Kielder天文臺在隨後的觀測報告中記錄到:這顆巨大的火球運行軌跡從諾森伯蘭郡北天向南移動,同時也是近三十年來該天文臺所觀測到最“勁爆”天空火球事件。
  
在天文觀測中,流星和隕石是存在區別的,前者為宇宙空間中較小固體顆粒、團塊類的物質,後者則是流竄在諸如小行星帶的岩石碎塊,但也有可能來自火星等。當他們進入地球大氣層後由於劇烈的摩擦都會發出光亮,但隕石個頭更大,最後可墜落到地上,流星則未能在大氣摩擦中倖免。天文學家David Whitehouse博士認為:從該不明飛行物在天空中的亮度可推測其有足夠的個頭經受住地球大氣的摩擦,最終可落到地面上,但是在我們算出其飛行軌跡之前還不能確定它會墜落在哪兒。





業餘天文學家Graeme Whipps通過佳能40D的15秒曝光拍攝的不明發光火球特寫鏡頭,當時Graeme Whipps正在亞伯丁市(Aberdeen)附近的一處教堂觀測極光現象。Graeme Whipps還是一名氣象學家,他認為不明火球的移動方位為由南向西南方向運動,並發出白色的亮光。而David Whitehouse博士判斷發光火球約一個拳頭的大小,可能來自於一顆遠古時期還未形成的行星所分離出的碎片,大概的位置處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地帶,並流浪在宇宙空間中已數億年。

就現在而言,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軌道上運行著數以萬計的大型岩石和沙粒狀的物體,它們中的一些會脫離軌道,還有一些則會撞擊地球。業餘攝影師Mike Ridley也是眾多不明火球目擊者之一,捕捉到令人驚訝的火球劃過夜空的影像資料時,他回憶:“一束光線進入我的視線範圍之內,於是就用相機拍攝到了它。我的第一反應是一個巨大火球,但我的朋友認為是流星或者彗星,照片中顯示這個火球發出白色光和夾雜著橙色光的尾巴。”

斯特拉斯克萊德地區警方發言人已經接到無數個關於蘇格蘭以西發現不明火球的電話,大約從晚上9:45開始。起初人們懷疑是一架出事故的飛機。也有目擊者認為是一顆“小行星”或者類似的物體,當然它們可能已經被地球高層大氣所阻止。然而,由英國各地接到的目擊報告可以看出不明火球的飛行軌跡,從地處蘇格蘭與英格蘭邊界的鄧弗裡斯-加洛韋行政區,再到德文郡,最後的目擊報告位置終止於英吉利海峽附近或者比斯開灣。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編號2012DA14的小行星即將與地球“邂逅”)


小行星撞擊地球早就成為老生常談的話題,在2011年地球剛剛遭遇小行星擦肩而過的危險,而在明年,一顆名叫2012DA14的小行星又即將與地球“邂逅”。
  
近日美國宇航局發佈消息,在明年的2月15日,一顆名叫2012DA14的小行星將在距離地球僅有1萬7千公里的地方劃過,距離甚至近過一些人造衛星。而科學家也稱,這樣體積的小行星如果撞向地球,可能會引起恐怖的爆炸。
  
這顆小行星是在今年2月底在西班牙的天文臺被發現,它的行駛軌跡也與地球類似,明年的2月份它就將與地球“邂逅”,不過科學家肯定的認為這顆小行星對地球沒有任何危險,美國的天文學家菲爾解釋道:“我現在可以肯定得回答,2012DA14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威脅,雖然它距離我們很近,但我們是安全的,撞擊的幾率等於零。”
  
根據介紹,它屆時距離地球僅1萬7千公里,而菲爾對此說道:“這個我們也不用擔心,雖然感覺上很接近,但還是存在差距的,就算它的周圍有一些人造衛星,但應該也不會產生什麼威脅,它們撞擊的幾率比你被閃電擊中的幾率還要低。”



(圖:英國上空出現的神秘火球)
  
最後菲爾介紹到,明年之後,它再次光臨地球要等到2020年,我們可以關注這樣的奇觀,它確實很少見。而近日英國的上空出現了神秘的火球,有專家認為這就是DA14,當地氣象局稱:“我相信這是一塊隕石,夜空中發亮的物體許多人都看到了。”不過菲爾並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他還在堅稱:“明年的2月15日,也就是情人節過後,它將和地球見上一面。”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天文學家描繪火星沖日,火星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邊)



(圖:2003年發生“火星大沖”,火星和地球在近6萬年以來靠得最近)


火星運行與地球最近距離 肉眼可見紅色星球

據國外媒體報導,業餘天文愛好者和天文學家正在興致勃勃地等著看本週末的夜空奇觀,因為火星運行至與地球最近的距離區域,人們可用肉眼便能看到火星是一個發光的紅色星球,這樣的奇觀每兩年多出現一次。
  
這樣的天文事件被稱為“火星沖日(Mars opposition)”,每26個月,地球的軌道和火星的軌道對齊,使兩顆行星與太陽形成一條相對直線。火星沖日時,火星與太陽的方位相反,火星的黃經與太陽正好相差180°,日落時火星會從東方升起,日出時從西方落下,整夜可見。
  
火星沖日將於美東時間本週六晚上11點(格林尼治時間周日淩晨4點)發生在北半球。然而,由於火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呈橢圓形,這個紅色星球將在週一與我們靠得最近,此時火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大約是6260萬英里(約合1.007億公里)。但觀看火星的最佳時機是星期六晚上,到時不用望遠鏡也可以在夜空中清晰地看見一個紅點。用望遠鏡,觀看者就能看到這顆紅色星球的冰帽和表面特徵。沖日那天,太陽西落,火星東升,火星整夜可見。
  
火星的橢圓形軌道意味著沖日期間火星比其它行星更靠近地球。沖日期間火星位於獅子座天區,3月8日它還會與一輪滿月相會,形成火星合月天象。
  
即將出現的“火星沖日”,火星與地球靠得並不是最近,因為它發生時,火星處於與太陽距離最遠的位置。而發生在2003年的火星沖日,火星運行至與太陽最近的地方,就是所謂“火星大沖”,當時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大約為3480萬英里(約合5600萬公里)。那是兩顆行星在近6萬年以來靠得最近的時候。火星大沖約15到17年發生一次。
  
火星是太陽系距離太陽第四近的行星,半徑大約是地球的一半,公轉週期是684個地球日左右。天文學家根據行星會合週期公式,算出火星相鄰兩次沖日的時間間隔約為779天,差不多兩年零一個多月。上次火星沖日發生在2010年1月30日,2011年全年火星沒有沖日。


本文源自:外星探索網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欲在火星挖掘最深洞穴,期待揭開星球內部奧秘!


(圖:美國宇航局新一代“洞察”號火星探測器)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計畫在2016年發射一顆新型火星探測器:“洞察”號火星著陸器。該探測器類似採用類似鳳凰號探測器的平臺,最大的特點是能在火星表面進行鑽探,計畫深度為五米,這也是屆時火星表面探測器鑽出的最深洞穴,以此揭開火星深處的面紗及推測內核物質奧秘。採用鳳凰號平臺是因為該探測器是經過火星表面考驗固定式探測器,本項對火星進行表面探測則是一個國際間合作計畫。
  
據位於加州帕薩迪納市的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科學家、洞察號火星著陸器的首席科學家布魯斯班納特(Bruce Banerdt)介紹: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雖然是個全新設計的探測器,但是沿用了鳳凰號的整體思路,這樣研究團隊可控制項目成本。新一代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將攜帶上個主要的科學儀器,其中包括兩個歐洲研製的設備,以探索火星核心深處的秘密,並檢測岩質行星形成過程中表徵出的“指紋”特徵。具體專案為確定火星地震活動、從內核流出的熱液、火星核區的大小以及探索火星核心是固體還是液態。
  
地震儀由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和巴黎地球物理研究院研製,內核熱液探測器(HP3)由德國研發,旨在探測熱液流以及物理屬性。2008年,美國宇航局鳳凰號探測器成功降落在火星北部高緯度寒冷的極區,目的是尋找潛在生命的棲息地,並很快發現了極區存在的水冰與鹽漬土壤是有利於的因素,可支援潛在的生命生存。而“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會降落在溫度更高、更溫暖的火星赤道附近,其設計壽命為地球上的兩年,相當於火星上一年的時間。鳳凰號探測器則在火星極區惡劣的環境中堅持了五個月。
  
首席科學家布魯斯班納特認為:我們計畫在火星赤道的埃律西昂平原上著陸,這樣對著陸場以及探測器的工作能源持續性都有所幫助。值得注意的是,鳳凰號探測器具有三個支撐架,在垂直緩衝降落的過程中使得下方火星土壤鬆動並濺起了水冰物質,因此“洞察”號的研究小組也決定將使用與鳳凰號類似的降落裝置。
  
在赤道附近降落也有利於收集到更多的太陽光,可為太陽能電池板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探測器上的儀器使用。對於火星而言,美國宇航局已經具備了在任何一需要進行著陸探測的地方進行定點勘察。而埃律西昂平原距離另外美國宇航局另外兩個著名的火星車:勇氣號與機遇號的登陸點不遠。埃律西昂火山口也屬於較常規的探索區域,但該地區距離登陸點較遠。
  
“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是一個以探索地理、物理過程為主的著陸器,有針對性地發掘火星地表深處的情況,並檢測該深度的“生命特徵”。比如在可通過地震儀記錄火星內部的“脈動”、使用熱液流探測器測量火星地下溫度以及更精密的儀器跟蹤火星內部各種“反應”。其目的在於回答一個科學界對火星的最根本問題:火星是如何形成的?與勇氣、機遇號火星車不同,“洞察”號探測器是一個固定式的著陸器,大部分的科學任務是通過諸如鑽探實驗來完成,並僅限於著陸位置下方。
  
當探測器著陸成功之後,機械臂從艙內移出兩個儀器放置到火星地表上,其中包括SEIS地震儀和HP3熱液流探測器。但是機械臂前段沒有鑽探工具,而熱液流探測器需要深入火星地面下五米工作。第三個重要的科學儀器稱為火星自轉與內部結構實驗儀(RISE),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研製,即使用探測器上搭載的無線電系統精確測量火星自轉與洞悉火星內部結構和組成。此時此刻,在火星表面上工作的美國宇航局機遇號火星車正在試驗一種新型多普勒無線電跟蹤裝置,研製成果將整合到自轉與內部結構實驗儀上,這將使“洞察”號火星探測器更具有優勢。
  
布魯斯班納特認為:自轉與內部結構實驗儀與目前在機遇號上試驗的設備有相似之處,但前者將更加優秀。兩者的差別為新型自轉與內部結構實驗儀可跟蹤火星上每週的變化,而機遇號上搭載的設備在冬季裡將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我們可獲得關於火星上一整年的變化測量,而機遇號僅僅只傳回數月的資料。“洞察”號火星探測器也配備了兩台相機以及檢測火星天氣變化的儀器。
  
其中一個相機位於機械臂上,而另一個固定於探測器平臺上,主要功能為監控需要放置在火星表面上的儀器以及流覽探測器周圍的火星景觀。布魯斯班納特認為本次任務拍攝火星環境並不是重點,因此這些相機都是黑白配置,我們將測量火星地表的壓力、溫度以及風的資料,大部分還是以支援分析火星地震的儀器為主,同時也會提供火星大氣資訊。


本文源自:外星探索網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space.com)

這可不是末日預言,而是我們(地球)可能面臨的真正危險!

一顆名為2011 AG5約為140公尺寬的小行星將可能會為地球帶來威脅。目前科學家們正在關注並且研究關於這顆小行星的詳細狀況,同時也討輪著一旦確定它將會為地球帶來直接性的傷害之前,該如何使其偏轉略過地球。聯合國近地天體行動小組也明確地指出了,這顆小行星最接近地球的可能時間點,將是在28年後也就是2040年。

英文原始新聞內容:
http://www.space.com/14683-big-asteroid-2011-ag5-threat-earth.html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圖:流浪行星數量或遠超預期,但不太可能與地球相撞。)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一項最新類比研究顯示,恒星甚至黑洞周圍可能都存在著流浪行星,這些行星誕生於某個恒星系中,但後來被踢出了它們出生的星系四處流浪。而與此同時另一項研究則指出,這種流浪行星的數量可能遠比我們之前想像的要多。
  
天文學家從前對於所謂流浪行星的說法一般都會嗤之以鼻,但是最近幾年已經有間接證據顯示這類行星的確存在,加上超級電腦的類比結果也同樣確認了這一說法。
  
比如,上週四公佈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儘管我們銀河系內擁有數量龐大,達到2000~4000億顆的恒星,但是銀河系中的流浪行星數量可能更加驚人,它們和恒星的數量比甚至可能高達10萬比1。而在此之前科學家們認為的這一比例數值大致為2比1。
  
但一個重大的問題在於,恒星,黑洞,甚至是其它行星,是否真的有能力捕獲這些自由漂浮的行星體?為了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兩位天體物理學家對不同大小不同密度的多個星群進行了電腦類比,這些星群最終將會在星系的引力作用下解體。類比的結果顯示這些星群中大約有3%~6%的成員恒星擁有流浪行星,這一比例遠高於之前預期。
 
 
追蹤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被踢出它們原本所在的星系可能有多種原因。其中包括和其它行星之間的相互引力作用,過分靠近的其它恒星產生的引潮力,或者中央恒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或變為黑洞的影響。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辦法區分一顆行星究竟是原生的還是來自於外部其它地方。但是天體物理學家,哈佛大學的哈蓋爾•皮瑞茨(Hagai Perets)和他在中國北京大學同事們認為這是有據可查的。他們指出,一顆被捕獲的行星的軌道半徑應當較大,並且應具有較高的軌道偏心率。這些被捕獲的流浪行星最終可能會逐漸“下沉”,直至抵達大約相當於10倍日地距離的軌道位置。皮瑞茨說:“這一結論告訴我們,捕獲的流浪行星不會存在於非常靠近恒星的位置上。”
  

行星是黑洞的捕獲物?
  
在模擬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如果一顆恒星的品質越大密度越高,它就越有可能捕獲一顆流浪行星,這樣一來黑洞捕獲流浪行星的能力就比一般的恒星要高出兩倍以上。較高的密度讓流浪行星能夠更加靠近其引力本體,這樣也就讓流浪行星一旦進入其範圍便難以逃脫。
  
類比研究顯示,品質介於5~15倍太陽品質的黑洞中大約有一半可能捕獲有流浪恒星,而其中大約5%~10%的黑洞可能曾經捕獲過一顆流浪行星。
  
埃裡克•福特(Eric Ford)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他本人並未參與此項研究工作,但是他評價這項工作是“令人信服的”。他指出行星,恒星和星群的演化過程中微妙的時間因素是非常重要的。他說:“這裡的一點是何種規模的星群中是有最大量的恒星從中誕生的?這些星群的結構如何?這裡都有一個非常關鍵的時間問題。”
  
他指出,行星形成於恒星生命週期中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而更進一步說也需契合星群的特定生命週期。如果星群過快的被解散,那麼流浪行星被捕獲的機會將大打折扣,原因當然是因為恒星之間的間距大大增加了。形成一顆行星可能需要上千萬至數億年,因此如果某個星群中的恒星在行星形成之前便被驅散,行星或許將無法達到足夠的速度可以運行抵達另一顆恒星附近並被捕獲。
 
 
不可能和地球相撞
  
但是福特也補充說:“但我們並不將這些行星視作異類,相反我們將它們視作常見的情形。”但科學家們也指出,儘管如此,我們的太陽看起來並沒有擁有任何捕獲的流浪行星。
  
福特說:“在考慮一顆流浪行星和地球相撞這樣的問題之前,我還有很多其他的問題需要考慮。相比之下我倒是更願意擔心彗星或小行星和地球相撞並將我們徹底抹掉的可能性。”


本文源自:外星探索網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暗物質被認為是宇宙研究中最具挑戰性的課題,它代表了宇宙中90%以上的物質含量,而人類可以看到的物質只占宇宙總物質量的不到10%。

暗物質無法被人類直接觀測得到,但它卻能干擾星體發出的光波或引力,其存在能被明顯地感受到。科學家曾對暗物質的特性提出了多種假設,但直到目前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證明。新理論認為,在地球與月球之間存在著大量神秘的暗物質。這一觀點也許可以用來解釋所謂的“飛行異常”奇怪現象。當太空飛行器進入太空之前、尚在地球周圍不斷加速的過程中,所有飛行器都曾有過奇怪的速率變化過程。而根據已知的萬有引力定律,不應該出現這種現象。於是有些科學家認為,這種飛行異常表明現有物理定律以及萬有引力定律存在問題,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需要修正。當然這只是一種較為激進的看法。
  
對此,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理論家斯蒂芬-阿德勒博士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飛行異常現象是由一種看不見的暗物質所造成。阿德勒解釋,飛行器在穿越暗物質的過程中,受到了來自暗物質引力作用,於是就引起了飛行器速率的不規則變化。美國宇航局近日發表的一份分析報告也認為,衛星或太空探測器在飛離或返回地球的過程中,其往返軌道越不對稱,飛行異常現象也就越明顯。美國“近地小行星交會”“舒梅克”號探測器的飛行速度就比預計的要快得多。在許多太空探測器近地4小時的飛行期間,有的出現減速現象,有的出現加速現象。
  
基於此,阿德勒的觀點是地球周圍存在著大量的暗物質。阿德勒估計,地球周邊的暗物質應該位於月球的公轉軌道與低空衛星的軌道之間,其總品質肯定不超過地球品質的十億分之四。這一品質限度使得地球周圍可以存在高密度的暗物質。他認為,這一觀點雖然仍存在爭議,但卻是對此前關於宇宙存在暗物質證據的有力補充。阿德勒解釋,地球周邊暗物質應該集中于地球周圍半徑大約為7萬公里的空間內,其密度遠遠高於此前天文學家們所估算的密度。“這些暗物質主要局限於月球公轉軌道之內,最終衰竭於地球表面附近。它的密度極高,比銀暈密度高出2000億倍。”
  
當然,暗物質可以用來解釋飛行異常現象,但同時又引出了一個新的謎團。這些暗物質是如何彙集于地球周圍的呢?阿德勒認為,要達到如此高的密度,肯定存在一種層疊堆積的機制。科學家們認為,正是暗物質促成了宇宙結構的形成,如果沒有暗物質就不會形成星系、恒星和行星,也就更談不上今天的人類了。宇宙儘管在極大的尺度上表現出均勻和各向同性,但是在小一些的尺度上則存在著恒星、星系、星系團、巨洞以及星系長城。而在大尺度上能過促使物質運動的力就只有引力了。但是均勻分佈的物質不會產生引力,因此今天所有的宇宙結構必然源自於宇宙極早期物質分佈的微小漲落,而這些漲落會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中留下痕跡。


本文源自:外星探索網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